
宏远内线这两年愁得急,主力能用的人一个个往上一队提,青训下面青黄不接,大家都盯着王洪泽能不能顶起来,忽然又冒出来个更高的。不少消息说,他们正琢磨着带走江苏青训的新中锋吴嘉浩。这名字广东球迷可能还不熟,但圈子里,最近谈到大个苗子,总要插一句:吴嘉浩看着怎么样?
简单翻履历,发现这小子身高涨得让人咂舌,14岁还195,刚满15直接突破两米,最高一次测到211cm。现在那么多打青训的小孩,真没几个长这么快,场上跟同龄人站一起,真像高中生对小学生。网上流传一份骨龄报告,说他的发育很正常,没有虚报年龄,那道坎儿过了。江苏那边青年队自己培养出来的苗子,却不是跟着肯帝亚打,宏远想要,倒也不用太多顾虑挖人背后那点儿纠结。
看比赛,发现吴嘉浩现在属于典型的技术毛坯。篮板冲抢、封盖,身体对抗强,就是进攻端太单一,吃饼、补篮,罚球也不稳。去年全运会U19,场均9分、9板、2帽,篮板全省同龄人里排第二。数据确实唬人,打青少年组的比赛更是炸,14个篮板、3个盖帽都来了。
只不过技术太粗,看投篮命中率,中距离不到四成,罚球有过14%那种,最惨的阶段连青年联赛都拖后腿。有球探看了一圈,说他主要靠身体碾压,比技术强太多。又一看对手升级,像CBDL青年组对阵江苏青年队,碰上23岁的成手老内线,场均篮板掉到只剩5个。对抗一差,技术短板就暴露。
展开剩余73%成绩单上数字漂亮,背后水分也比较多。不少广东球迷私下讨论,最近内线抓不到稳定人选,只能往身高最猛的那批里刮彩票了。对比隔壁球队的同届中锋,像深圳的刘礼嘉,早就进国家队当集训主力,广厦的冯洺臻去年U19世青赛都打主力了。吴嘉浩,攻防两端完成度还太低。脚步慢,防守容易漏人,进攻就是篮下吃饼和二次补篮,罚球不敢看。说句难听点儿,青少年比赛靠身体天赋能混,但到了职业队,没点细腻东西,直接原形毕露。
宏远青训缺大个,这是事实。徐昕升一队后,U21留下王洪泽一个苦撑。吴嘉浩身高到位,但技术活差太多。说到底,看重的就是一副身体和拼劲。训练态度据说没问题,几乎是把训练馆当家。专家聊起,说属于“原始天赋型”运动员,球商还在开发阶段。投篮手感、脚步移动、低位技术,要补的东西太多。要真签下来,多半是交给曲绍斌二年三年狠练基本功,练成了再提一队。不成那也认了。青训合同不贵,就当囤货希望股。
网友聊这个事,话都很直接,“身高没得说,技术糙成这样也敢挖?”“去年全运会对浙江那场,直接被余嘉豪表弟打成菜,进攻端连吃饼都丢。”“青训现在是饥不择食了?”“说到底又是刮彩票,刮出来了血赚,刮不出来不亏。”也有人乐观,“能找对方向,补大个子的缺口还是利好,三年后指不定真能跑出来。”
吴嘉浩的身体条件放在U19一代绝对拔尖,这种项目型苗子,很明显没什么天花板,就看教练敢不敢赌,敢不敢磨。他那几项数据看得人眼红,去年全国锦标赛场均9板、2帽,篮板全组前二。打青年运动会直飙14篮板、3帽,典型吃同龄人红利。投篮命中率比较难看,中远距离三成多,罚球时好时坏,一度只有14%,青年赛里也算是拖后腿。
江苏青训的背景,让他独立于肯帝亚的体系。宏远要下手,少了人情负担,不用担心挖角打招呼那点麻烦。内部教练组看他,基本就是思路清晰,“能不能练出投篮?”“对抗能不能再补一补?”如果只会硬吃,发展上限就到头了。球迷也坦白,“全靠身体吃饭,不太看好,还是要看教练组有没有点魔法。”
青训体系下的中锋,大个苦练成材的例子太少。徐昕拼出来,靠的是刻苦和点儿灵性。吴嘉浩现在就是原材料,能不能练成合格的CBA内线,没人敢打包票。球迷只当多一个希望。就像网上热评那样总结的:“广东内线缺人,签吴嘉浩搏一把,能成是赚,练不出反正也没亏。”新一茬球迷守着期待,三五年内看得到结果。
朱芳雨现在签约思路,就是低成本、补短板,抓住高潜力苗子尝试储备。吴嘉浩如果能完成基本功升级,哪怕只是内线护框人手,都会帮广东度过青训断档的尴尬时刻。现在拼天赋、拼刻苦,广东球迷盯着这批新苗子,好比又开始琢磨未来三年的赛场。内线高度肯定补上了,下一个问题是,这块毛料能不能打磨成精品?
说穿了,签吴嘉浩,就是一场小成本的豪赌。旧球迷看热闹,新球迷抱希望。未来几季广东内线布局,指不定真有他一席之地。这波操作,你怎么看?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富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